佛陀史(十六)丨如幻时空说因缘:经中的“一时”有何含义

01

在遥远时空的蓝毗尼园,经过无数劫等待的世尊,终于又一次降生人间,走在广度众生的菩提道上——这条他走过无量次,从未放弃和远离的漫漫度生路。

那一天,法界震动,光照十方,世尊步步莲生,走向四方;

那一天,释梵奉侍,天人归仰,世尊举声自称,“吾当于世,为无上尊”。

纵然时空远离,只留下经文的印记,如今至诚合掌,遥礼世尊:

曾经举手投足,出离轮回的示现,历历在眼前; 一时法音嘹亮,人生真相的教诲,谆谆在耳旁。

世尊出世,这娑婆世界的大事,整个法界的大事,给我们带来解脱的希望,指引净土归乡的方向。这光明而又伟大的时刻,每一位佛弟子,皆当牢记于心。然而,当我们回首历史,在记载里寻找,却发现世尊出世这超越法界的时刻,在经文的字里行间,居然找不到详细的记载。

经文里不变出现的,只有一句“如是我闻,一时,佛在……”,关于佛陀的各种记载:每一部经典讲述的时间,佛陀出家、成道、涅槃的时间,都隐藏在“一时”之中,留给后人无尽的推测与思考。

02

关于佛出生的具体年代,异说甚多,约有六十余种,仅在藏传中就有十四种之多。南传佛教各国主张佛出生于公元前623年,日本学者有公元前466年之说。中国汉传佛教传统的记载中,佛出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初八,于周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度。因此,汉传佛佛教一直遵循着佛出生于公元前1026年之说。

《周书异记》中有一段关于佛出世的记载:

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,甲寅岁四月八日,江河泉池,忽然泛涨,井水并皆溢出。宫殿人舍,山川大地,咸悉震动。其夜五色光气,入贯太微,遍于西方,尽作青红色。

周昭王问太史苏由曰:“是何祥也?”

苏由对曰:“有大圣人,生于西方,故现此瑞。”

昭王曰:“于天下何如?”

由曰:“即时无他,一千年外,声教被及此土。”

昭王即遣镌石记之,埋在南郊天祠前。

原来佛出世时,中国也曾现祥瑞。佛大悲出世,广度群生,只不过众生因缘不同,才有遇佛先后。东汉明帝之际,佛教东传中国,正是千年之后。

佛涅槃时,中国同样有征象,《周书异记》记载:

穆王五十二年,壬申岁二月十五日平旦,暴风忽起,发损人舍,伤折树木,山川大地,皆悉震动。午后天阴云黑,西方有白虹十二道,南北通过,连夜不灭。

穆王问太史扈多曰:“是何征也?”

扈多对曰:“西方有大圣人灭度,衰相现耳。”

因此农历四月初八,成了古今纪念佛陀出世的日子。这一天,人们庄严道场,以种种形式,感念佛恩,提醒自己,洗除尘劳,出离三界。

然而,当前世界公认的佛诞,却不是四月初八,而是认为佛出生于公元前623年5月,月圆之日;成道于公元前588年5月,月圆之日;涅槃于公元前543年5月,月圆之日。并以佛涅槃之年来作为世界佛历纪年,今年则是佛历2562年。

规定提出来时,虚云大师曾发表声明:“中国不同意世界说的时间,坚持佛出生于3000年前,而不是2500年前。”

印光大师也曾在回复丁福保信中言:“如来生期,多有异说。虽则皆有理致,究不如周昭王二十四年者为恰当。”

无论世人如何推测佛的出生,也不管以何种时间为准,3000年前也好,2500年前也罢,佛都不言不语,微微一笑。

如来世尊,如如不来,如如不动,没有过现未来,没有分别,不会计较;众生有分别,有所局限,才有了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分别。

03

佛在涅槃之前,付嘱阿难结集经典,只要记下“一时”,而不是具体时间。

当今一些学者认为,佛经写“一时”,是因当时印度不重视历史,不关注具体时间,很多印度的历史,都是中国古代高僧西行求法记下的,比如法显大师的《佛国记》,玄奘大师的《大唐西域记》,印度史学家阿里说:“如果没有法显、玄奘的著作,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。”

这只是史学家之说,佛付嘱阿难的记录,并非因不重视而忘记时间,才用“一时”的概念来代替。阿难记忆超强,一切事情过目不忘,佛讲法场景,都能复原,简直是佛陀时代的录像机。阿难不仅能清楚记得年月,乃至一分一秒,都不会有错。

那么,佛为何只付嘱写“一时”二字,其中究竟有何含义,蕴藏着怎样的慈悲呢?

时不统一

我们看时间,某年某月是固定的概念,但佛的时间,却是变化的,不固定的。

一 印度时间,难以统一

佛陀时代的印度,有很多小国,对时间的纪年不一样,像中国古代用皇帝年号纪年,比如周昭王24年。佛在印度弘化,走遍各国,要记录时间,难以统一。

二 弘法三界,时间不一

佛讲法并非只在人间,三界六道,都有佛的弘化,一会在天上讲,一会去龙宫讲,一会又到地狱讲,时间都不一样。

世人常言“天上一日,人间百年”,其实远远不止百年。天有二十八重,每重天时间也不相同。第一重天,一昼夜是人间50年;第二重天,是100年;第三重天,是200年;第四重天,就是400年;依次倍增,最高一重天,一昼夜为人间6710886400年。

可用一公式计算:Y=100×2^(n─2)

人间一日,地狱又是多长?

地狱的时间,就更长了,每一层也不一样。在第二层地狱,一个人在那受苦1万年,相当于人间540亿年。在地狱受苦一秒,则是人间几千年,无比漫长!

三 定中讲法,一念多劫

佛还在定中说法,就更难以用凡夫的时间来比较了。

佛讲《法华经》时,听的人只觉一顿饭的时间,佛已在定中讲了60小劫。

阿难做佛侍者时,有一次起了烦恼,想找地方清净一下。就对佛说:“我最近非常烦恼,想去闭关,请佛允许。”

佛答应后,他就到一个山洞闭关,刚去山洞,又开始想佛了,一直心神不定,只待一个晚上,就回去了。

回来后对佛说:“我到了山里,还是不能静下来,不如在您身边,所以只待一个晚上就回来了。”

佛微笑说:“怎么才一个晚上,你都已离开了八年。”

超越时空

时间只是人类的错觉,在佛的世界里,一秒可以是60劫,也可以是无量劫。佛的时间观是超越时空的,没有记下具体的时间,不是模糊,反而是最精准的。

佛一念遍三世,一念具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众生有时间的流逝,有生死的轮转。佛兴出于世,就是要带众生出轮回,归故乡,超出三界时空的束缚,证入佛的境界,过去未来,神通自在。

经文中 “一时”的超越性,正是佛慈悲度生的彰显。

机缘成熟

一时,是众生因缘成熟之时。

佛经的“一时”,是超越时空的,不仅是佛讲法的一时,还是一切众生看到经文、遇到佛法的一时。

无论何时,只要看到经文,也如同闻佛说法,都是因缘成熟之时,一切刚好,不早不晚。如果,记下的是具体时间,与佛就有了距离感。其实,佛从未离开,法音长在,在文字间,在时空中。

智者大师诵《法华经》,读到《药王菩萨本事品》时,突然入定,来到了灵鹫山,佛正在讲法,灵山一会,依然未散。

“一时”含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众生因缘成熟,皆是一时。

一时,是净土因缘成熟之时。

佛安住寂静之中,众生有问,才随缘说法。《阿弥陀经》佛无问自说,“一时,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……”。这里的“一时”,不仅是众生因缘成熟,而是净土法门、畅佛本怀之因缘成熟。

《观经》中“一时,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”,这里的一时,善导大师判为“化前序”,则是为开讲净土法门之序由。佛一生弘化,归为“一时”,都是为成熟众生净土因缘。

无论何时,只要众生听闻净土法门,都是净土因缘成熟,乃至万年之后,众生遇到净土,遇到名号,依然随意所愿,皆得往生。

04

在佛“一时”的慈悲与善巧中,

佛的出世于凡夫而言,

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时间,

而是超越时间的法宴;

佛出世的时间,

不过是凡夫的分别念;

净土因缘成熟的时节,

才是佛真实的示现;

我们成佛的那一天,

自然与佛相见,一念三千。

敬请关注下集《佛陀史》

妙音无量殷勤唤:佛陀说法的语言